果園土壤肥力如何提高?這些方法很不錯!
一、果園生草的方法
1)人工生草。
在果樹行間種植三葉草、苜蓿、毛葉苕子、扁莖黃芪等優良草種。
白三葉
黑麥草
毛葉苕子
果園生草一般是在果樹3年生以后不能間作其它作物時進行,多采用行間生草,果樹行距在3米的在行間可種草2行,行距在3.5~4米的可以在行間種3~4行,草行距為40公分。播種時期是春、秋兩季,春季土地解凍后,地溫在5℃以上,最好在秋季播種,秋季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進行,但不可以過晚,因過晚草的生長萌蘗力差,冬季不好越冬。播種前應澆水(或下雨后),使土壤墑情良好,雜草鋤凈,開始播種,條播每畝用籽量0.5千克左右。播種時,因草籽千粒質量小
頂土力弱,所以宜淺不宜深,通常以1~2公分為宜。將草籽撒在疏松的土壤表面上,用腳踩踏或用菜耙來回摟幾遍,使草籽入土即可。另外,也可用鋤開淺溝,要后手抬高開溝,用手撒籽,為防下籽太快,可拌入適量砂土,攪勻后下播,然后用腳撒平即可。每年對生草刈割
2~3次(毛葉苕子除外)覆蓋于樹盤。
2)自然生草。果園行間不再進行中耕除草,由馬唐、稗、光頭稗、狗尾草等當地野生雜草自然生長。當草長至30公分左右時,用割草機或鐮刀留茬5~10公分進行刈割。一般每年割2~4次,將割下的草覆蓋于樹冠下。
二、多施有機肥
有機肥營養元素全面、有機質含量高,不僅能提供全面的營養,而且能夠改良土壤,促進土壤形成團粒結構,創造適合果樹生長的土壤環境,并能有效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及品質。
土壤有機質達2%以上較適宜果樹生長。目前,老果區土壤含有機質的量一般為0.5%~0.8%。 有機肥主要作為基肥施用,有機肥施用量一般要充分考慮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果園產量水平,具體使用量見表1。盛果期果園采用放射狀施肥法,即沿樹冠外圍向內開8~10條放射狀的條溝,溝長50公分、寬30公分、深20~40公分,每年更換條溝的位置,將有機肥混合均勻后施入溝內。幼齡果園采用條溝狀施肥,沿著樹行,在樹冠兩側開溝,將肥施入,施肥后及時灌水。
三、根外追肥
根外追肥
根外追肥是解決果樹對肥料短期內大量需求的一項施肥措施,主要是根據果樹不同物候期對肥料的需求量,將肥料溶液直接噴灑到葉片上,促進快速吸收利用,滿足果樹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求。根外追肥能夠有效解決黃葉、小葉、苦痘病等缺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,結合土施效果更好。還可結合噴藥一起噴施,但與石硫合劑、波爾多液等堿性農藥不要混噴以免產生藥害。不同物候期噴施的作用和種類見下表
根外追肥種類、濃度及作用
四、土壤注射施肥
施肥槍施肥
在干旱少水的果園,為了提高肥水利用率,可利用土壤注射施肥(施肥槍)技術。方法是沿樹冠外圍根系集中分布區,用施肥槍向下插約20公分深,將肥水溶液打入土壤中,每株樹打眼8~10個,追施肥水10~30千克。肥料溶液的濃度不要超過4%,濃度過高容易燒根。施肥時期一般分為花前、套袋前和果實采收前。
五、果園覆草
果園覆草,可使蚯蚓大量活動,使土壤變疏松,果樹根系更加發達;改變地下水、氣、熱環境,微生物繁殖快,土壤有機質含量比不覆草果園增加20%~30%;良好的土壤團粒結構,可使肥效持續2~3年;減少水分蒸騰,抑制雜草生長,控制水土流失,減少果園病蟲害,增加套袋果著色和減輕裂紋,確保果樹優質豐產。
果園覆草方法是沿著樹行起壟,壟寬60~80公分、高20~30公分,行間覆蓋20~30公分厚的麥秸、鋸末或雜草等。覆草時間一般以夏季為最好,此時正值雨季,溫度又高,草易腐爛,不易被風吹走。覆草的種類有麥秸、豆秸、鋸末、玉米秸、稻草等多種秸稈,每畝覆草數量一般為2000~2500千克。覆蓋前,要把草切成5公分左右的碎段,撒上尿素或澆上鮮尿并堆成垛,進行初步腐熟后再覆蓋效果更好。覆草時,要先在壟面上撒上有機肥淺翻后再覆草。覆草后用土壓住四周,內部星星點點地用土壓住,以防被風吹散。剛覆草的果園要特別注意防火。每次噴藥時,可先在草上噴灑1遍,集中消滅潛伏于草中的害蟲。覆草后若發現果樹葉色變淡,要及時噴一遍0.4%~0.5素。
六、枝干還田
將每年冬季修剪的枝條收集到一起,利用粉碎機將其粉碎,加入人糞尿一起漚制腐熟6個月,制成生態有機肥,以此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,提高土壤肥力,實現以園養園的生態循環模式。